红河州弥勒市: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 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发表时间:2023-11-06 12:30来源:要闻 自建设森林城市以来,红河州弥勒市持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,高起点、高标准推进城区绿化,突出抓好公园、生产、防护、附属等的绿地建设,致力打造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、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的生态宜居城市环境。
弥勒城区远眺
弥勒城区鸟瞰 走进占地480亩的弥勒市髯翁森林公园,乔木苍翠、风景秀丽、绿树成荫、曲径通幽,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。 景区道路
玻璃水幕天桥 2020年,弥勒市实施髯翁森林公园提升改造工程,新建游客接待中心、停车场、景区旅游栈道、绿化等,并投资建设了玻璃水幕天桥及夜间灯光亮化等旅游基础设施。
孙髯翁塑像 游客接待中心 新建森林书吧、文创商业区等配套文化旅游服务设施,不仅提高了游客在景区的体验感,也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。 弥勒市髯翁森林公园景区主任周娴说:“髯翁森林公园建在城市中心,为我们周边的游客和市民提供散步、休息、爬山、阅读的便利,也为我们弥勒旅游提供新的打卡点。”
廉洁文化广场
廉洁文化广场 弥勒市坚持规模绿化与特色绿化相结合,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、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、道路绿化为框架、庭院绿化为依托、街头绿化为补充,形成点、线、面、环有机联系,乔、灌、花、草合理搭配的城市绿化体系。
弥勒特有景观 弥勒特有景观 在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及建设中,弥勒市把城市主题文化、民族特色文化与园林绿化有机结合,充分突出弥勒湖泊与温泉特色,体现植物多样性特征,塑造弥勒特有的景观。
让弥勒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亲近自然、拥抱绿色 让弥勒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亲近自然、拥抱绿色 弥勒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卢明芝说:“弥勒市大力践行项目工作法、一线工作法、典型引路法,建成一批公众认可度高、示范作用强的城乡绿化新样板,用无处不在的公园和绿地,让弥勒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亲近自然、拥抱绿色。”
市政道路绿化工程 市政道路绿化工程 在强化市政道路建设,优化城市路网的同时,弥勒市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城市道路的绿化设计和建设,实施主要道路品质提升一期绿化工程,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%。 生产绿地建设
生产绿地建设 在生产绿地建设方面,弥勒市加大扶持力度,培育了3家大型本土园林绿化企业,建成区范围内生产绿地达144.59公顷,绿化苗木自给率达80%以上,每年有一定数量的苗木销往省内外。 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建设
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建设 通过加大居住小区和单位庭院的绿化建设,弥勒涌现出一批绿化艺术性较高、绿地率超过40%的单位和小区。 慧停车位
洗手台 此外,弥勒市新建智慧停车位4500个、城市公厕128座、洗手台108座,实现公厕、洗手设施全覆盖。 生态修复工程 山水园林城市 弥勒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卢明芝说:“围绕城市修补、生态修复责任清单,以山水田园城市为目标,以项目建设为支撑,加大美丽县城、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与建设力度,持续优化城市基础设施、完善城市配套功能,提升城市品质,倾力办好民生实事。”
城区水域绿地 乡土绿化树种种植 截至2022年,弥勒市新增城区水域面积4000多亩,城区绿地面积1.5万亩,乡土树种种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数量的81%。 城区绿地
公园绿地 目前,弥勒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.21%,绿地率达40.18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.40平方米,实现“300米见绿,500米见园”目标,负氧离子平均浓度达2000~3000个/立方厘米。
森林走进城市 城市拥抱森林 让森林走进城市,让城市拥抱森林。这是弥勒市创建森林城市的初衷!让我们为弥勒森林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点赞吧!(红河州林草局 供稿) 编辑:刘宝昌 审核:张永宾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