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河州弥勒市农业农村局着力构建“党建+”赋能乡村振兴发表时间:2024-12-02 09:42来源:县级部门 近年来,红河州弥勒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“党建+”模式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新活力,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。 “党建+产业发展”,助推乡村振兴。紧扣“党建促三农、以三农促发展”工作主题,结合“一单位一品牌”建设,坚持党组统筹推进粮食安全、耕地力保护、农业产业等多项工作,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主动想、扎实干、看效果,助力乡村振兴。截至上半年,完成全市复耕复种撂荒耕地图斑3797个图斑中156个900亩,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87.93万亩,家禽出笼710.96万羽,农林牧渔总产值30.2亿元,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50.88亿元,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54元,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。 “党建+民生保障”推动乡村治理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,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乡镇(街道)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、农资供应等领域,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;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,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检查,严厉打击农资领域违法犯罪行为。截至10月,全市受(办)理行政许可案件491件,检查市场145个(次),检查农资生产经营门店企业460个(次),抽检农资样品80个,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15件,办结15件,受理举报案件3件,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“菜篮子”和“肉筐子”安全。 “党建+人才培育”,助推技术提升。以“乡村振兴人才兴旺”为目标,以科技人才能力提升、科技培训为重点,培育一支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“三农”人才队伍。截至10月,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支成立师带徒工作室1个,组织专家到村组田间地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4期2056人;通过“线上线下”多种方式开展农技培训,累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0873人;培育认定农村致富带头人268人,2024年认定州市级乡村工匠34名,培育高素质农民450人;与知名院校人才交流合作项目6项,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“党建+志愿服务”,激发基层活力。积极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,凝聚各方力量,不断提升三农系统服务基层的能力。开展以“坚持党建引领,发挥志愿力量,夯实基层治理”为活动主题志愿者服务活动10余次;积极配合市级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,开展“爱国卫生运动”活动80余次;积极推行“绿色城市”建设,实施生态修补,开展绿化荒坡志愿者义务植树活动1次,种植树苗1500余株覆盖荒山面积50余亩;有效激发更多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基层治理工作,增强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。(通讯员:杨雯 文/图) 编辑:徐兆磊 审核:张永宾 |
|